鸟类是生态环境移动的“晴雨表”,随着西昌生态建设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飞翔精灵”在这里安家,邛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我们常常能在邛海湿地的各个角落,见到它们灵动的身影。在第28个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记者从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了解到,根据最新水鸟同步监测数据: 截至2024年1月底,邛海流域鸟类达301种,鸟类物种记录首次突破300种!去年以来,邛海湿地新增了5张“新面孔”,其中包括国家Ι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黄胸鹀),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领角鸮、大鵟)。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紫水鸡 杨军(摄) 近五年邛海湿地鸟类种类和数量整体上升 鸥鸟翔集、声闻于天,山水相依,人鸟相融……在西昌,和谐、幸福的生态画卷每天都在上演。 由于独特的气候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邛海已经成为我国南方候鸟的重要栖息地之一,每年有大量的鸟在邛海湿地过冬。随着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如今,邛海周边分六期建成了邛海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面积超过2万余亩,湿地环湖公路达35公里。  西昌的生态环境有多好,鸟儿们最知道。 “经2023年度监测,邛海湿地新增鸟类5种,其中国家Ι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黄胸鹀),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领角鸮、大鵟)。据初步分析,邛海湿地近5年鸟类种类和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主任杨军告诉记者。  为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邛海越冬水鸟种群数量、分布、保护现状及主要威胁因素,科学评估邛海湿地鸟类保护成效,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部署和安排,2024年1月5日-15日,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邀请西昌学院和西昌爱鸟协会共同开展了“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同步监测”。  不管是晨曦初露,还是夜幕深沉,这些鸟类“调查员”和“守护者”们都会蹲守在湖边或栖息地附近的草丛,冒着霜露严寒,开展日常监测与巡护工作,并将监测情况详细记录下来。  “我们组建的这支检测团队都是热爱自然,热爱鸟类,而且多年来致力于邛海湿地鸟类监测的摄影爱好者,其中有专家学者,有爱鸟协会的团队成员,也有百余位观鸟爱好者联合组成的‘雀雀欢’爱鸟护鸟志愿团队,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科研+爱好’‘专业+兴趣’的邛海湿地鸟类多样性监测体系。”杨军说。  开展监测工作以来,这支“调查队”分水路和陆路按28个监测点位,同时对邛海越冬水鸟开展监测,并使用“陆生野生动物监测APP”对水鸟种类、数量、栖息地状况、受干扰及受威胁情况等信息进行实时填报。经汇总统计,从种类来看,本次监测到越冬水鸟37种,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越冬水鸟4种:紫水鸡、黑颈??、普通鵟、白胸翡翠。  从数量来看,共监测到越冬水鸟6745只。其中,白骨顶数量最多,2686只,占39.8%;红嘴鸥次之,771只,占11.4%。据初步分析,邛海湿地近5年鸟类种类和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经过整理、核实、汇总邛海爱鸟护鸟志愿团队的专家、摄影家、爱好者们的记录数据,结合本轮水鸟同步监测的结果,截至2024年1月底,邛海流域鸟类达301种,鸟类物种记录首次突破300种。”杨军介绍道。 据了解,这301种鸟类分属18目69科,包括林鸟205种、水鸟9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5种,分别是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彩鹮、白尾海雕、黄胸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达45种。邛海湿地冬候鸟种类达100种,分属12目19科。 2023年邛海增加这5张“新面孔” 经2023年度监测,邛海湿地新增鸟类5种,其中不乏国家Ι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下面就是它们可爱的模样,一起来认识一下邛海鸟类“新朋友”。  国家Ι级重点保护鸟类 黄胸鹀 傅定一(摄)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大鵟 傅定一(摄)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领角鸮 傅定一(摄)  家麻雀 傅定一(摄)  白额燕鸥 薛敏(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