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的战略地位,以“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引,以“省部委共建”为契机,以“申硕”为抓手,对标竞进,争创一流,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出台系列文件,做好人才引进、稳定、培养和职业发展顶层设计。增加经费投入,提高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鼓励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民族地区贡献奖”额度,不断增强引才聚才能力。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线上线下齐发力,编内编外同引进,建立全方位、多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严格第二轮岗位聘期考核,规范第三轮岗位聘任,修改职称评审文件,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鼓励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近五年来经过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一、数量质量显著提升,人才之基更加稳固

1、学校折合专任教师数量由842人增至1213人,增幅44%;校内专任教师由795人增至1090人,增幅37%;生师比由19.51:1下降到16.96:1。思政专职教师由39人增至57人,增幅47%。专职辅导员由51人增至92人,增幅80%。
2、学校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共925人,占比87.77%,增幅130%;其中博士295人,占比27.99%,增幅541%。2024年双师双能教师达到523人,占比49.6%。
3、学校现有正高级职称119人(其中二级教授7人,三级教授37人),占比11.29%,增幅7.2%。现有副高级职称288人,占比27.32%,增幅32%。
二、英才汇聚西院、共创美好未来
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增幅100%;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增幅75%;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人,增幅75%;四川省万人计划(青城计划)1人,增幅100%;凉山州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5人,增幅25%;后备人选38人,增幅19%。
三、银龄教师汇聚西院,助力学校事业发展






迄今,已有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中央美院等16所高校,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制药工程、食品工程、应用数学、英语教育、体育教育、美术等专业的银龄教师107人次到我校支援。银发助青丝,教学上台阶,银龄教师们通过示范课、听课、评课等“传、帮、带”方式,为年轻教师传授教学技能和经验,助推我校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银龄教师们始终心怀“国之大者”,退休不退教,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和“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的敬业精神,激励着全校教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